楊浩康 - Skin Health 皮膚健康資訊

楊浩康 - Skin Health 皮膚健康資訊

甚麼是脂漏性皮膚炎? - 由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講解

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講解甚麼是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及反覆發作的濕疹或皮炎,主要影響頭皮和臉部,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在胸部、背部及其他皮脂腺較豐富的部位。此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皮膚紅斑、油光明顯、脫屑以及有時伴有輕微痕癢的現象。儘管其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但現有研究發現,它與皮膚上的共生黴菌——馬拉色菌 (Malassezia) 的異常生長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的炎症反應密切相關。同時,個體間皮膚屏障功能的差異,也可能造成病情嚴重程度、發作頻率和反應不一。

馬拉色菌常見於皮膚表面,當其數量過多時,代謝過程中釋放的代謝物會刺激皮膚,引發局部炎症反應,進一步破壞皮膚屏障。這種炎症往往呈現為紅斑、鱗屑或油膩的皮質改變,使皮膚顯得粗糙且富有油脂。除微生物因素外,遺傳體質、環境因素、情緒壓力以及激素水平變化也都可能參與該病的發展過程,導致不同個體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脂漏性皮膚炎可分為嬰兒型和成人型。嬰兒型脂漏性皮膚炎多見於三個月以下的嬰兒,通常表現為頭皮上的粉紅色或黃棕色鱗屑與結痂,俗稱“搖籃帽”(Cradle Cap)。這種情況一般不伴有嚴重瘙癢,且隨著嬰兒年齡增長及免疫系統成熟,大部分嬰兒在一歲左右會自然緩解或消退,因此通常僅需要溫和的皮膚護理與觀察即可。

成人型脂漏性皮膚炎則多在青春期後期開始顯現,並且男性比女性更為常見。成人患者的病變部位主要集中在頭皮、面部以及上軀幹。常見表現包括面部的鼻唇溝、眉毛內側、耳後及髮際線等部位出現紅色或黃色的斑塊,伴有輕度痕癢;同時,部分患者在前胸、腋窩、乳房下方及腹股溝也可能見到病灶。此外,頭皮上常有明顯的鱗屑和油膩的外觀,甚至出現遍布整個頭皮的瀰漫性屑片,這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令患者感到不適。

成人型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例如油性皮膚、脂漏性皮膚炎家族傾向,甚至與銀屑病家族史有關。免疫抑制狀態,如器官移植受者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及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例如帕金森病)也可能增加發病風險。此外,外部環境因素如氣候變化、過度疲勞、心理壓力以及不適當的護膚用品,同樣可能誘發或加劇病情。

目前,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主要著眼於減少皮膚炎症、控制馬拉色菌增殖以及修復皮膚屏障。治療方法包括局部使用抗真菌劑、角質溶解藥物、抗炎藥膏以及改善皮膚保濕的產品等。由於該病屬於慢性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良好的日常皮膚護理和生活習慣調整亦十分重要。定期清潔、適量保濕以及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產品,都是減少疾病反覆發作的關鍵措施。

總結來說,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且具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皮膚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因人而異。對於嬰兒和成人來說,雖然病程和表現有所不同,但均需要根據個體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措施。透過正確的診斷和科學的治療,配合日常生活中的細心護理,患者通常可以有效控制症狀、減少病情反覆,從而改善皮膚健康狀況與生活質量。希望本文的講解能夠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生機制和治療策略,為改善皮膚狀態提供參考和指導。

↑ Back to top